對幼稚園安珊老師班上的小朋友而言,今天是個很特別的日子。倒不是說在這色彩鮮明、空間寬敞,擺滿玩具和書籍的教室內,每天都不特別。只是今天,班上將有位重要的訪客,他會和小朋友玩有趣的遊戲,而且,每個人都輪得到。

     四歲的貝利首先雀屏中選。這位訪客是兒童發展的研究人員,他故意設計了一個很困難的遊戲:把一顆閃亮的金屬球放在平板上;再把平板搭在一座小塔上。研究人員對貝利說:「這就像是個小電梯,你要把板子移到小塔的最上面,而且不要讓球掉下來。」

     貝利第一次嘗試時,球幾乎馬上就掉下來;試第二次時,球又掉了,還滾到桌下的角落;試第三次時,貝利可以把板子移到塔高的四分之一,球才掉下來。第四次則與第一次相差無幾。

「你想你能做得到嗎?」研究人員平穩地問道。

「能呀!」貝利一邊嘗試,一邊熱切地回答。

貝利的表現是典型的反應。每位參與這項自我激勵實驗的小朋友,都會重複經歷試著把球舉高和失敗的過程,但是,他們個個都說自己終將辦到。

IQ增加,EQ卻降低

    二十世紀後半期,人們對兒童福利懷有高度興趣。父母們也體認到,親子互動對孩子生活有深遠的影響。所以,父母多會設法提供孩子更充實的生活,他們認為,愈聰明的孩子,就愈可能成功。孩子才落地數天,父母就開始對他解釋這個世界;幾個月大時,父母就讀書給他聽;即使孩子還不會說完整的句子,他就開始玩起電腦。這種情形現在也不算少見。

    最近研究顯示,為了使孩子更聰明,我們已經做得非常完善,至少孩子在標準化IQ測驗的表現比以往更好。根據紐西蘭歐太國大學(University of Otago)的政治學者弗林(James R. Flynn)指出,從二十世紀初第一次有IQ測驗以來,平均IQ已增加了二十點,這證實我們已違反了進化模式。雖然IQ增加〔稱之為弗林效果(Flynn effect)〕的確實原因並不清楚,但是,就某方面而言,這是人們更加妥善照顧新生兒和更重視孩子整體健康的結果。弗林表示,至少部分是因為二次大戰以來教養方式的改變,才造成IQ的增加。

    但弔詭的是,兒童雖然一代比一代更聰明,但是,他們的情緒和社交技巧卻一代不如一代。如果我們用精神健康和其他社會統計數字來衡量EQ,就可以清楚看出上述現象。一個鼓吹兒童權益的非營利組織「兒童防禦基金會」(The Children's Defense Fund),描述了美國年輕一代平均每天會發生的事:

● 3個二十五歲以下的年輕人死於愛滋病感染,25個被感染。
● 6個兒童自殺。
● 342個十八歲以下的兒童,因為暴力犯罪被逮捕。
● 1,407個新生兒的母親為青少女。
● 2,833個兒童輟學。
● 6,042個兒童被逮捕。
● 135,000個兒童帶槍上學。

    這些統計數字是我們觀察的現象,至於兒童情緒問題的統計數字,可能要幾年以後才會表現出來。心理學家塞利格曼(Martin Seligman)在著作《樂觀兒童》(The Optimistic Child)中描寫,過去五十年來,沮喪如傳染病般蔓延,在兒童和青少年間增加了幾乎十倍,而現在沮喪的情況開始出現在年紀更小的兒童。根據全國心理健康協會(National Mental Health Association)的資料顯示,幾乎有7%的美國兒童有顯著的心理健康問題;他們之中只有21%的兒童接受治療。

    許多社會科學家相信,今日的兒童問題可溯源於過去四十年來社會模式複雜的改變,包括離婚率增加、電視和媒體廣泛的負面影響、家庭缺乏對學校權威的尊重、以及父母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減少等。如果社會變遷難以避免,我們如何才能養育出快樂、健康、對社會有貢獻的孩子?

答案也許會讓你訝異—你必須改變孩子腦部發展的方式。

情緒的神經運作
   欲完整了解EQ對教養子女的影響,我們必須先簡單介紹情緒的神經運作。
科學家常認為,腦部掌管思考的是大腦皮質;掌管情緒的是邊緣系統。事實上,這兩區域之間的關係會影響到EQ。

大腦皮質
    大腦皮質覆蓋於大腦半球之上,是一片約三厘米厚的縐摺組織。大腦半球控制身體多數的基本功能,如:肌肉動作、感覺;大腦皮質才是賦予我們行為和感覺意義的總管。
 
    就字面上的意義而言,大腦皮質是指「思考之頂」(thinking cap),是它將人類推上進化階梯的頂端。雖然較低等的靈長類(如:貓、狗和老鼠)也有大腦皮質,能從經驗中學習、會溝通,甚至可作簡單的決定,但是,和人類的大腦皮質相比,牠們的大腦皮質功能有限,不能計畫、作抽象思考或擔憂未來。

   大腦皮質是人類最凸出的特徵,也是人類研究最仔細的部分。醫學界研究腦部的機會,主要是來自有人因受傷或疾病而導致腦部受傷的時刻。大腦皮質有四片腦葉,任何一葉的損壞都會導致特殊的問題,例如:枕葉位於頭部後方,主管腦部主要的視覺區域。該區域若受傷,會造成視覺受損,受傷程度嚴重者,甚至可導致失明。位於頭部另一邊、耳朵後方的顳葉若受損,則會對長期記憶造成影響。了解大腦皮質及其發展,可幫助我們理解:為什麼有的孩子是資優生,有的孩子有學習障礙;有些孩子的幾何學很好,有些則連拼字都有問題。

   大腦皮質雖被視為大腦掌管思考的部位,但也不可輕忽它對EQ的影響。大腦皮質讓人們對自己的感覺有所感受,並具有洞察力,能分析感覺的由來,進而有所因應。讓我們看看以下的例子:
 
   斐莉在學校餐廳吃午餐時,有六位全校最受歡迎的女孩過來和她同桌,這種情形很不尋常,因為這些女孩從未和斐莉講過話,更遑論和她同桌共餐。她們閒聊著十一歲女孩的話題,如新衣服、男孩、電視節目,而斐莉只是在旁聆聽。接著,其中一位女孩南西轉頭對她說:「斐莉,我們昨天在聊,看誰是我們這年級最醜的女孩。妳覺得呢?」

   斐莉慢慢觀察整個餐廳,認為自己應該會有個不錯的答案。她的眼睛停在蘿莎身上,蘿莎有一頭蓬亂的紅髮、長而尖的鼻子、臉龐瘦削又有暴牙,看起來像隻兔子。斐莉有點迫不及待對著那群女孩說:「我認為是蘿莎,她的長相真嚇人,對不對?」

「不!」南西說,「我們認為妳才是最醜的。」她說來輕鬆,就像在評論天氣。
斐莉感到腸胃打結,好像有人在她體內狂抓亂揪。她臉色慘白,一時之間覺得自己快昏倒了。過了那陣子後,她對自己說道:「這只是個想讓我感到難受的詭計。」她察覺到自己的憤怒取代了反胃感,而且上臂緊縮,兩手拳頭緊握。

   斐莉察覺所有的女孩都回到各自的談話,不過,每人都在偷覷她的反應。她正視著南西,以最堅定的語氣說:「我想每個人都會犯錯。」說完,就拿著餐盤走開了。

   斐莉的大腦皮質,即腦中專司洞察的部位,幫助她分析狀況、及時反應。她瀟灑應戰,決定無損尊嚴地離開,這表示她腦部掌管思考的部分戰勝了情緒的部分;她控制反應的能力(了解自己面對惡作劇,卻必須不失顏面地應對),使得此事不致變成永難釋懷的羞辱,或是留下永久的創傷。

   在決定行為上,腦內掌管情緒和邏輯的部位雖各有不同的功能,卻又相互倚賴。腦內掌管情緒的部位反應較快、也較強。遇到危險之前,即使我們還不知究竟危險為何,它就會發出警示。特別是大腦皮質中的額葉前部,就像是個調節開關,在我們有所行動前,它便能依照當時的情境,賦予情緒適當的意義。就像斐莉面對同學的揶揄,卻能控制情緒,靜觀其變,未使自己的憤怒和羞辱造成行為的失控。

    不久前,神經外科醫生曾一度認為,切除部分大腦皮質可治療精神疾病,因為他們並不知道腦部情緒和思考並存的微妙方式。根據《三磅宇宙》(The Three-Pound Universe)的作者胡珀(Judith Hooper)和特里斯(Dick Teresi)指出,在一九四○到一九五○年間,光是美國就作了四萬次以上的額葉前部切除術(prefrontal lobotomies)。這些手術的用意在於治療侵略性和情緒過度激動的病情,但是,許多病例都顯示,在病人的額葉皮質上鑽孔,切除連接腦部的神經纖維,只會使病人變成情緒遲鈍。他們寫道:

    缺乏完整額葉皮質的人,乍看之下很正常,不過,相處一段時間以後,你會發現他的情緒冷漠、易分心、無精打采、凡事無動於衷,對社會事件漠不關心,以致常出言不遜,參加聚會常遭人冷落。

邊緣系統
    另一方面,腦部掌管情緒的邊緣系統,位於大腦半球的深處,主要負責調節情緒和衝動。邊緣系統包括海馬迴—情緒的學習在此進行,情緒的記憶也在此貯存;杏仁核—即是大腦控制情緒的中心,以及其他幾個結構。

   雖然腦神經專家已能辨識大腦各部位特定負責的情緒功能,但仍需各部位的整合,才能真正定義EQ。讓我們想像一下,某晚你在家梳洗完畢,預備上床歇息時,門鈴突然響起,這時,你的腎上腺素馬上增加,向杏仁核發出警告,小心可能會有危險發生。你很謹慎地把門打開,站在門前的是你最喜歡的名人,他向你解釋,他的車在你家門前爆胎了,所以他需要你的幫忙。這時,腦中的海馬認出這個人會令你興奮,引發杏仁核頓生驚、喜等多種感覺;大腦皮質會提醒你,眼前的人有名有姓,因為車子爆胎才會出現在你家門口,可不是專程來看你,藉此提醒你不致說話失禮。接下來,大腦皮質會打算叫你向他要個簽名或合照留念。

生化物質

    腦神經系統中與EQ有關的第三個成分,也是最有趣的部分—情緒經由生化物質傳達到身體各部位的方式。過去十五年來,科學家已能辨識出一段胺基酸,稱為神經,它是一種和情緒相關的生化物質,貯存於腦部掌管情緒的部位,一有情緒發生,它就會傳輸至身體各部,告訴身體如何反應。這類腦部的化學物質稱作神經傳導物質。在斐莉面對羞辱,感覺自己快昏倒時,以及名人造訪的例子中,就是這類神經傳導物質使人唇乾臉紅,胃部因興奮而緊縮。每一種情緒反應,都是大腦將這些化學物質輸送到遍布全身的接收系統所形成。在第二十三章將細述,除了傳送情緒,神經能保護孩子的身體免於病毒和致命疾病的侵害。

父母怎麼做?

上述這些知識對我們為人父母的方式會有何影響?不妨看看這個例子:

六歲的馬修和米奇是同班同學。馬修害羞而畏縮,幾乎每天都哭著上學,他媽媽說他「連自己的影子都怕」,這種情形自出生起就一直沒變。米奇則愛說話、討人喜歡,雖然老師稱他是天生的領導者,不過,米奇可不是生來就是如此,事實上,米奇小時候和馬修很類似。他一到保母那兒就哭,也不喜歡陌生人或陌生的地方,別的孩子在公園玩上跳下,他只會在旁坐著觀看。

哈佛心理學家凱歌(Jerome Kagan)把人類從出生後的性情分為四種,他將馬修和米奇的嬰兒時期歸作「行為的抑制」(behaviorally inhibited)或怯懦。凱歌認為,孩子的性情反映出他腦中天生的特殊情緒線路;這種線路將是他現在及未來表達情緒和行為的藍圖。

根據凱歌的說法,害羞的孩子生來杏仁核就比較容易受到刺激,可能是因為遺傳到較高的正腎上腺素,或是其他會過度刺激腦部掌管情緒部位的化學物質。他經過多年研究發現,天生害羞的孩子,有三分之二長大以後像馬修一樣,害羞、畏縮、容易焦慮、恐懼、不善社交。這些孩子顯然沒有發展出杏仁核和大腦皮質間的神經通路,好讓大腦掌管思考的部位幫助穩定情緒的部位。

不過,另有三分之一的孩子似乎能馴服自己過度興奮的腦部掌管情緒部位,到了上幼稚園時,他們和米奇一樣外向、愛與人交往。這些孩子之所以不同,乃是在於他們的父母處理他們怯懦個性的方式,凱歌聲稱,這種不同「確實改變了他們腦部的發展」。

長大依然怯懦的孩子,他們的母親多採保護心態,不讓他們承受任何苦痛,只要孩子一哭,馬上就給予安慰。長大後克服怯懦的孩子,他們的母親則認為,孩子應學習如何面對難過,她們也體貼孩子,但不會增強孩子的哭泣和憂慮,而是設立堅定的原則,堅持孩子遵守。凱歌認為,長大後能克服怯懦的孩子,是因為父母一再讓他們面對新的困難和挑戰,以致改變了他們腦部的化學物質;那些未曾接受挑戰的孩子,「腦部線路」仍然沒變,因此,他們的情緒仍是過度反應。

反其道而行

凱歌的研究和其他類似的研究均顯示,雖然孩子天生就有特定的情緒傾向,但是,他們的腦部線路仍保有某種程度的可塑性。他們能學習新的情緒和社交技能,建立新的神經通路與更具適應力的生化反應模式。不過,若想有這些改變,你可能得先調整自己的本能反應,改採和你生活習慣相反的方式教養孩子。下列數例說明父母、老師和心智健康專業人士如何調整自己的本能反應:

●心學家通常建議,讓孩子說出自己的情緒,將有助於他們了解他人的感覺。但是,語言只占情緒溝通的一小部分(小於10%),人類往往用腦內更原始的部位來解釋情緒訊息,第二十一章將會說明,教導孩子了解姿勢、臉部表情、聲調和其他身體語言的意義,可使他們更能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緒。

●受過創傷的兒童通常被視為極端脆弱。傳統的作法是,讓他們在支持和療養的環境下,有足夠的時間釐清情緒。但是,最近認知行為心理學上的新知則建議我們,採取更立即、更直接的作法來紓緩創傷的影響,包括刺激腦部的舒緩中心,以期能更有效地防止一些心理朕兆,如噩夢和焦慮反應。第二十三章會討論這個技巧。

●過去二十五年來,人本心理學運動的支持者一向提倡,以不斷的讚美和強化作用來發展孩子的自尊心,事實上反而弊多於利。第七章將指出,幫助孩子建立自信,只有在他們感到完成一項成就和學會新技能時才有意義。

●壓力被視為忙碌科技社會的邪惡副產品、童年的天敵。但是,保護孩子免於壓力,可能愛之適足以害之。我們可從凱歌對怯懦孩子的研究中看出(第十八章會進一步討論教導孩子如何持有恆心),學習面對難關,可以幫助孩子發展新的神經通路,使他們更具適應力、更能發揮所長。

了解EQ的發展

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,父母可從他們身體、認知和情緒上的改變,觀察到腦部的發展。幼童的腦神經發展早已預先設定各發展階段的時間表。我們通常很容易察覺孩子身體發展的時間表,急切記錄他們六個月大時怎麼學坐、在十二到十八個月間學走路、在二歲半到三歲之間學會自己上廁所。如果孩子不在預定時間的前後幾個月內,達到這些身體發展的里程碑,我們理當感到關切,並向小兒科醫生提出諮詢。

同樣地,我們也清楚孩子認知發展的里程碑。多數幼兒在十八個月大時可說一些單字;二歲以前會說些簡單的句子;在五歲到六歲之間學會字母和數字;七歲時會唸簡單的句子和簡單的加減;八、九歲時會發展出能記誦九九乘法表的能力。不過,孩子要到中學才能學會幾何和代數,因為抽象思考的能力通常要到十一至十三歲間才得以發展。

正是因為父母的心思多停留在孩子身體和認知發展上的改變,以致較忽略關切孩子情緒發展的改變,才會造成許多原可避免的問題發生。本書的主要宗旨即在於:點出情緒的發展階段。書中討論的每一項EQ技巧,各有它的發展時間表,雖然每個人發展此項技巧的差異大於身體或認知上的發展,但在多數情形下,它仍在可預測的範圍內。

以前面安珊老師的學前班為例,四歲大的孩子雖然並不能每次都把球放在板上平衡舉起,他們卻依然保持樂觀和自信,認為自己必能完成任務。在第十七章會介紹,孩子在七歲以前,天生就對自己的能力充滿自信,他們分不清努力和能力,認為只要一試再試,終會成功。不過,孩子到了小學三年級時,認知便會逐漸成熟,他們開始能更真實地評估自己,明白能力有優劣之別,要像班上資質好的同學一樣成功,就必須加倍努力。

對八到十二歲的兒童而言,領悟勤能補拙的道理是關鍵因素;教導孩子以毅力來面對難關,也是關鍵要素之一。如果我們能預期此發展上的改變,從孩子入學起,我們不僅要獎勵他們的成就,更要獎勵他們的努力,孩子就會有比較好的讀書習慣與相關技能。

本書如何幫你

父母普遍同意教導孩子EQ技巧是件重要的事。本書首先以系統化的方式討論EQ技能的發展,並解釋若干實用方法,幫助讀者教導出具有高EQ的孩子。作者並非以心理學家的觀點來談這些題材,而是以美國各大學、醫院、診所所作的研究為基礎。這些研究來自廣泛的領域,如神經解剖學、兒童發展、社會人類學、教育和心理學,而各家學說的結果都很一致:解決人際問題、具毅力、友善和同理心等EQ技巧,都是可以經由教育傳達給孩子,它們對孩子生活品質的影響無遠弗屆。

在本書中,我把EQ的構成要素區分成六個項目:有關道德行為的技巧、思考方式、解決問題、社交互動、學術和工作成就、情緒。每個項目下再細分成特定的EQ技巧,如自我激勵、交朋友、體諒他人(同理心)、務實思考等。一旦讀完本書,你將能很清楚地了解孩子的EQ為何,以及如何幫助孩子發展EQ。

閱讀本書時,你會找到許多教養孩子的不同作法。我無意讓讀者覺得自己的作法有誤,或是讓你背負過度理想化教養方式的負擔。而是希望你能擷取書中可用之處,佐以修正自己教養孩子的方式。雖說天下沒有「完美的父母」,不過,父母若能提供孩子所需的社會和情緒成長的基礎,並且讓他們有機會持續發展,也就稱得上是盡力而為了。

另外一項重要的觀點請謹記在心—即使只做了一項改變,對孩子的生活仍具有深遠的影響。這種書常使人把EQ技巧視為如騎腳踏車或溜冰般的獨立技能,其實不然。本書提及的EQ技巧幾乎都是互相關聯。教會孩子一項技巧,也會影響他其他方面的EQ能力。例如:本書第六部討論的EQ技巧對於學校成就十分重要,我建議以合作活動來減輕孩子的壓力。而在教導孩子合作技巧時,也特別有助於孩子發展友誼。換句話說,在家中,即使只強調一方面的EQ,也會造成雪球效應,一旦開始,就會漸入佳境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ulu2000tw 的頭像
    lulu2000tw

    果樹 的 我看~我聽~我感受

    lulu2000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